安索夫矩陣 Ansoff Matrix

伊戈爾.安索夫(Igor Ansoff),1958

由「策略管理之父」安索夫提出,用來分析各產品在不同市場的發展策略。

以「新/現有產品」為橫軸,「新/現有市場」為縱軸,區分出4種產品策略和市場組合(產品延伸、產品多樣化經營、市場滲透、市場開發),是應用最廣泛的市場策略分析工具之一。

目標管理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

彼得.杜拉克(Peter Drucker),1954

杜拉克於《管理的實踐》首度提出「知識工作者」的概念,並認為知識工作者已經有屬於自己的目標與成就需求,主管可以透過設定目標來管理。

主管必須跟部屬討論,制定出滿足部屬個人需求,又能達成企業目標的工作「成果」,如此部屬才會盡全力工作,事後也可以透過事前達成共識來考核。

X-Y理論

道格拉斯.麥葛瑞格(Douglas McGregor),1960

X理論假設人都是消極的,必須透過金錢等物質激勵、在旁督促才會願意工作。

但60年代的工作者已經不用擔心吃不吃得飽、或生命安不安全,導致物質激勵不再好用。麥葛瑞格因此在《企業的人事》中提出Y理論,強調人性本善,只要結合員工自己的目標與企業目標,讓他認為工作會有成就感,如此自然會更努力工作,不用他人督促。

創新採用曲線 Innovation Adoption Curves

艾佛利特.羅傑斯(Everett Rogers),1962

源自羅傑斯的創新擴散理論(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),他將消費者分為五種:創新者(整體的2.5%)、早期採用者(13.5%)、早期追隨者(34%)、晚期追隨者(34%)、落後者(16%)。

創新者會最早使用產品,但只有當過半的早期追隨者會使用時,新產品銷售才會大幅度成長。

產品生命週期 Product Life Cycle

希奧多.李維特(Theodore Levitt),1965

李維特首次定義出一項新產品從開始進入市場,到最後離開市場的必經過程。這項理論幫助企業依照不同的產品階段思考可行策略,以提高企業整體的績效。

每個產品誕生後,都會經歷四個階段:
1.導入期(初入市場)
2.成長期(銷量增加、出現競爭者)
3.成熟期(市場穩定、競爭者開始離開市場)
4.衰退期(銷量下降)

SWOT分析

艾德蒙.林尼德(Edmund Learned)、羅蘭.克里斯汀森(C. Roland Christensen)、肯尼斯.安德魯(Kenneth Andrews)、威廉.古思(William Guth),1966

SWOT是制定策略前的分析工具,幫助企業確認它的優勢(strength)、劣勢(weakness)、機會(opportunity)與威脅(threat)。

公司的優勢和劣勢屬於可控制的內部要素,而機會和威脅屬於外部因素,受市場和大環境影響,企業無法掌握。

PEST分析

法蘭西斯.亞圭拉(Francis Aguilar),1967

由政治(political)、經濟(economic)、社會(social)和科技(technological)這4個英文首字母組成的PEST分析,是企業在擬定策略時,用以掃描外部環境情勢的實用工具。

企業幾乎無法控制這四個要素,但他們卻對企業未來的機會和價值有至關重要的影響。

魚骨圖 Fishbone Diagram

石川薰,1968

由日本品管專家石川薰提出,是現代品質管理概念的根源。

魚骨圖的目的在於釐清問題的各種成因,同時將決策過程「可視化」。使用這項工具時,先決條件是簡潔敘述問題(也就是各種原因造成的結果),之後再找出形成問題的原因。

波士頓矩陣 BCG Portfolio Matrix

布魯斯.韓德森(Bruce Henderson),1968

按照「市場成長率」和「相對市占率」的高低為兩軸,將企業旗下的事業體和產品劃分成瘦狗、金牛、明星、問題事業四個象限,做為企業在行銷策略與資源分配上的指引和判斷依據。

這是史上首見的經營策略工具,以數值分析定義事業的地位,並將策略轉化為簡單易懂的圖示,成為經理人手中最強的武器。

紅皇后效應 Red Queen Effect

史都華.卡夫曼(Stuart Kauffman),1971

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紅皇后的名言:「在我的領地裡,你要一直拼命跑,才能保持在原地,如果你要前進,就要比現在快兩倍才行。」後來被哈佛學者卡夫曼(Stuart Kauffman)用來比喻商業競爭,稱為「紅皇后效應」。

這是史上首見的經營策略工具,以數值分析定義事業的地位,並將策略轉化為簡單易懂的圖示,成為經理人手中最強的武器。他說企業透過策略取得優勢,競爭對手就隨之跟上,整體的競爭水平都會提高,一如自然界的掠食者與被掠食者,商業界的競爭者與防禦者的力量與日俱增,但雙方的相對地位,不容易改變。

五力分析 Five Forces

麥可.波特(Michael Porter),1979

這是從外部觀點思考策略的工具。波特整合產業結構分析、競爭者分析和產業演化分析這3個領域,建構出完整的產業競爭分析模型。「五力」為五種競爭作用力,影響一個產業的架構,企業可以藉由五力分析,檢視自己在產業裡的獲利能力,並找出面對競爭的因應之道。「五力」分別是:

1. 潛在進入者的威脅
2. 替代品或服務的威脅
3. 客戶的議價力量
4. 供應商的議價力量
5. 現有公司間的競爭

三種基本競爭策略 Three Generic Strategies

麥可.波特(Michael Porter),1980

波特提出企業可以用來保持競爭優勢的三種策略:

1. 成本領導策略(以低成本、低價格和競爭者競爭)
2. 差異化策略(以產品獨特的價值,與其他公司的產品做出區隔)
3. 目標集中策略(集中資源在特定市場區隔或產品種類,取得競爭優勢)

7S模型

湯姆.畢德士(Tom Peters)、羅伯特.華特曼(Robert H. Waterman),1980

當時服務於麥肯錫的兩人,研究大量、營運績效良好的美國企業,歸納出企業的成功因素,據此建立了麥肯錫7S模型,也稱為「企業組織7要素」。

他們提醒經理人在規畫企業藍圖時,除了注重策略和結構,還需一併關注企業制度、技能、管理風格、員工與共同的價值觀等軟性變數。

3C模型

大前研一,1982

大前研一在《企業參謀》中提出「3C分析法」,強調制定策略時必須整合公司顧客(customer)、企業本身(company)、競爭對手(competitor)三大要素,企業才能取得成功。

它通常以三角形的形式出現,凸顯三大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,必須彼此照顧以獲得持續性的競爭優勢。

全面品質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

愛德華.戴明(Edwards Deming),1982

戴明認為,品質管理不只適用於製造工廠,還能應用於企業管理,並能達到「即便沒有規模,也能提高品質,降低成本,提高顧客滿意度。」

但這套理論一直不紅,直到1947年後,他將理論帶到日本,才被日本人發揚光大。80年代,豐田汽車(TOYOTA)攻佔1/3美國汽車市場,背後的關鍵、豐田生產方式就是脫胎自全面品質管理,以及時化生產(Just in Time)與自働化(Automation)降低不必要的浪費,製造出低價格、高品質的產品。

資源基礎理論 Resource-Based View

傑伊.巴尼(Jay Barney),1984

巴尼主張企業能否獲利,關鍵在於使用「經營資源」的效率。資源=有形資產(例如土地)+無形資產(如品牌)+能力(如供應鏈能力和管理決策能力)。

他提出四項標準,來衡量經營資源能否幫助企業持續維持競爭優勢:
1. 經濟價值(Value)
2. 稀少性(Rarity)
3. 模仿困難度(Imitability)
4. 組織(Organization)

價值鏈 Value Chain

麥可.波特(Michael Porter),1985

價值鏈拆解企業將投入(input)轉化為產出(output)的每一項過程,波特稱之為「價值活動」。

這些過程包含企業為了創造有價值的產品,所做的物質和技術層面的活動,例如產品的生產、銷售、運輸及售後服務等「主要活動」,以及支援主要活動的「輔助活動」,像是人力資源、採購、研發等等。

企業可以運用價值鏈分析,找出自己的成本特性,做出低成本或是差異化的競爭策略。

六標準差 Six Sigma

比爾.史密斯(Bill Smith),1986

由摩托羅拉首創的品質管理方法,使得企業能藉此改善流程,開發出幾乎接近完美的服務和產品。在摩托羅拉導入六標準差後,創下營業額增加23%、獲利增加45%的佳績。

六標準差在統計學上的意思是,每一百萬次的運作中,僅會出現3.4次誤差,表示產品的良率能高達99.9997%。

明茲伯格的策略5p Mintzberg’s 5Ps

亨利.明茲柏格(Henry Mintzberg),1987

明茲伯格認為所謂的管理、策略沒有一個可供遵循的準則,只能「看情況」決定該做什麼事。

他在《策略巡禮》中提出策略的5種特性:計畫(Plan)、模式(Pattern)、視野(Perspective)、定位(Position)、伎倆(Ploy),並依照這五種特性區分出十種管理學派:設計、規劃、定位、創新、認知、學習、權利、文化、環境、形構,讓讀者能依照不同情況,適用條件,應用不同策略。

核心能耐 Core Competencies

傑伊.巴尼(Jay Barney),1984

企業要在長期競爭中持續勝出,不能僅憑藉一時運氣的短期暢銷產品,而必須擁有一項「能為客戶帶來利益,為公司帶來利潤,長期而獨有的技能或技術」,稱之為核心能耐。

想要找出核心能耐,可透過3個標準來辨識:
1. 價值(能為顧客帶來明顯、可感知的價值)
2. 差異性(是別人模仿不來的能力)
3. 具延展性(此能力可以支援多種產品和服務,幫助企業在不同時期進入不同市場)

企業流程再造 Reengineering

麥可.韓默(Michael Hammer),1990

傳統的商業模型,是以分工為核心,拆分不同部門,藉由不停改善流程,來提高生產效率。

但哈默發現隨著電腦科學的進步,企業已經能得到許多消費者相關的資訊,所以企業應該反過來,以消費者的需求為核心,引入資訊系統,重新調整組織的結構,這就稱為「流程再造」。

永續發展策略 Sustainability Strategy

約翰.埃爾金頓(John Elkington),1994

約翰‧埃爾金頓首創「三重基線」的概念,認為企業追求「財務盈餘」的同時,必須兼顧「社會責任」與「環境保護」,達到三者平衡。

如果企業只顧自家財務利益,忽略社會和環境責任,造成外界環境大幅度的改變,或是直接與消費者對立,可能導致企業無法永續發展,面臨經營的重大危機。

破壞性創新 Disruptive Innovation

約瑟夫.鮑爾(Joseph Bower)、克雷頓.克里斯汀生 (Clayton Christensen ),1995

鮑爾和克里斯汀生提出的「破壞性創新」顛覆商管界的想像,認為創新不是追求品質更好的商品,而是削弱既有商品的性能,以功能較簡單、價格更便宜的商品進入市場。

這樣的商品未必符合主流的市場需求,但隨著科技發展,當它進步到符合消費者需要的性能時,就會以簡單和便宜的優勢,大幅取代既有產品,擊敗市場在位者。想靠著破壞性創新獲利的企業,可以瞄準在位者忽略、甚至放棄的市場進攻。

變革管理 Change Management

約翰.科特(John Kotter),1996

企業面對多變的市場,必須靠著轉型與變革,找到新方向。科特提出的成功轉型8步驟:

1. 製造緊迫感
2. 成立領導團隊
3. 提出願景
4. 傳達願景
5. 消除改革的障礙
6. 創造近程戰果
7. 勿因初步成果而鬆懈
8. 把新的方法制度化

競爭大未來 Competing for the Future

蓋瑞.哈默爾(Gary Hamel)、普哈拉(C.K. Prahalad),1996

哈默爾與普哈拉認為,經營者要將眼光放在如何掌握未來競爭機會。

有明確的市場定位之後,根據定位選定要擁有何種核心競爭力,再辨清市場情勢為何,思考要推何種產品,組哪些聯盟,如何成為市場領導者等等。

策略地圖 Strategy Maps

羅伯.柯普朗(Robert Kaplan)、大衛.諾頓(David Norton),2000

從上百個使用平衡計分卡的企業經驗中,歸納出「策略地圖」。

1.策略:是一種方向的假設,運用平衡計分卡,有財務、顧客、內部流程、學習與成長4個構面,暗示組織從現在的位置,朝目標前進的發展過程和行動規畫。

2 地圖:地圖是將此規畫以圖形、具體化的方式表現出來。兩個要素的集合,幫助企業將目標、策略、管理、資源等無形資產,轉換成實際的成果。換言之,是一個「達成特定價值主張的行動方針路徑圖」,讓工作者便於執行。

開放式創新 Open Innovation

亨利.伽斯柏(Henry Chesbrough),2003

技術開發成本越來越高、產品生命週期不斷縮短、客製化聲浪與日俱增,企業如果還是閉門造車,將會拖慢研發速度。伽斯柏提出「開放式創新」,鼓勵企業開放研發流程、邀請外部夥伴共同創新、打造開放式平台,藉此達到快速創新,獲得最大利益。

模糊化公司與外部環境的界線,可以達到以下好處:
1. 降低研究風險
2. 加快創新速度
3. 減輕研發部門研發時耗費的成本
4. 不必擔心技術外洩,共同分享成果能創造良性循環

藍海策略 Blue-Ocean Strategy

金偉燦、勒妮.莫博涅(Renée Mauborgne),2005

在過度競爭的市場,企業將血染成河,即所謂的紅海,不分敵我都得承受獲利縮減的後果。

藍海策略試圖要打破這個「價值—成本」的取捨關係,具體的做法是消除和降低某個產業裡激烈爭奪的要素,並且提高和創造該產業從未提供過的要素,導引企業辨識出在傳統的競爭邊界內,客戶共同重視的要素是哪些,然後重新建構遍及所有市場邊界裡的關鍵因素,從而同時達到差異化和低成本,為客戶和企業本身創造突破性的價值。

不能不認識的管理大師

Management Gurus

FOLLOW US